第2162章 有枣没枣,先打两杆子试试-《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第(2/3)页

    诸位以为这个方案如何?”

    群臣先是一怔,随即满脸的思索之色,而后众人小声的讨论了起来。

    好一会儿之后,议论之声才慢慢结束。

    “陛下,臣以为范尚书此法可行!”

    “对,虽然是建立在农业研究院的基础之上的,但我们还有垦荒这么一条保底的后路!”

    “臣也认可范尚书的想法,枸杞和桑葚种下去两到三年就会有收获,枣树和花椒等在四到五年,可以说只要开始实施了三年内就需要大批百姓去采摘加工等等,

    且花椒桑葚等采摘期短,肯定是日叶轮转,辛苦算辛苦,但辛苦一两个月能赚到半年的银子,这很合算。

    加上少量耕地以及手工制品等等,绝对比有五亩耕地的收入多。

    臣相信只要给百姓们算清楚这笔账,百姓们一定会同意的。”

    “臣也赞同,且我们可以分批次、分河段来实施,如此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

    “臣附议!”

    “臣附议!”

    ……

    群臣纷纷赞同工部尚书范景文的方案。

    至于说皇帝的退耕还林的方案能不能彻底的从源头上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这不需要考虑。

    俗话说的好:有枣没枣先打两杆子试试。

    皇帝一直的想法很粗暴和直接,实践出真知,花个百万两银子找个地方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反正如今的大明也不缺这么点银子。

    “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退耕还林的这个方案,那此事就暂时先这么定了。

    工部梳理一下,通知沿途各州府府县仔细调查地形地貌、各种易于存活且固沙的树木等等,做一份整体的方案上来,等大灾结束了,咱们就找个地方先试试。”
    第(2/3)页